社区小型母婴用品店(含母婴用品售卖区、婴幼儿游泳区、抚触按摩区、婴儿护理区、前台收银区、货物储物间、员工休息区)作为母婴消费与护理核心场所,消防安全需聚焦“游泳区临水用电、母婴棉纺用品易燃、顾客儿童密集、电气设备防水”四大核心。据2025年“九小场所”安全数据,95%的母婴店隐患源于“游泳区加热设备线路短路、棉纺衣物堆积阴燃、抚触区取暖设备高温、儿童携带火种误触”,且婴儿衣物、包被等棉纺品燃点仅210℃遇明火即燃,游泳区水温加热至37-40℃需持续用电,抚触区取暖设备表面温度达60-70℃,叠加店内儿童哭闹易造成疏散混乱、木质展柜与布艺装饰易燃、母婴用品堆积密集等风险,安全管控需兼顾母婴护理安全性与防火刚性。本文结合《小型母婴服务场所消防安全规范》,梳理管理要点。
婴幼儿游泳区与抚触区:总面积≥80㎡,用防火玻璃分隔两区(耐火极限≥2.5小时),主通道宽≥2.5米,游泳池与电源间距≥2.5米,抚触台与取暖设备间距≥1.5米,地面铺防滑防水防火地砖并设3%排水坡度。游泳区配备婴幼儿游泳池、恒温加热设备、循环过滤系统、淋浴喷头(加热设备功率≤3kW,循环系统功率≤2kW),采用独立防过载防水回路供电,线路穿阻燃防水管沿墙面固定(距地面≥2.2米,距泳池边缘≥1.8米);每2个泳池配1组防溅水插座(带漏电保护器,额定电流≥20A,IPX7防水等级),加热设备加装超温报警与自动断电装置(水温≥42℃自动停机),每日检查温控器准确性与线路防水密封性,使用时专人值守,禁止在泳池周边摆放毛巾、衣物等易燃品;循环过滤系统每日清理滤网,每月检查线路绝缘性,避免水汽侵蚀短路。抚触区配备抚触台、取暖器、婴儿护理台、湿巾加热器(取暖器功率≤1.5kW,湿巾加热器功率≤300W),采用独立防过载防水回路供电,线路穿阻燃防水管沿墙面固定(距抚触台≥1.2米,距地面≥1.8米);取暖器采用防倾倒设计并加装温控装置(表面温度≥70℃自动断电),禁止直射婴儿衣物或布艺装饰,使用时与婴儿保持0.8米以上安全距离;抚触台采用不锈钢材质,台面禁止堆放爽身粉、润肤油等易燃品,设专用金属收纳盒存放护理工具。区域配8具2kg干粉灭火器(游泳区5具、抚触区3具)与4块灭火毯,张贴“临水用电 禁止湿手操作”“取暖设备 远离衣物”标识,护理员每10分钟巡查设备运行、水温监测与线路防水情况,每日收工后关闭所有电源并清理区域积水与杂物。
母婴用品售卖区:独立设置(面积≥100㎡,用防撞防火护栏分隔通道),主通道宽≥2米,货架间距≥1.2米,棉纺用品区与电源间距≥2米,地面铺防火防滑地砖。按“棉纺用品区/辅食区/玩具区/洗护用品区”分区,棉纺用品区(婴儿衣物、包被、毛巾等)采用金属展架(高度≤1.5米),货物堆高≤展架顶部10cm,禁止遮挡消防设施与疏散标识;玩具区的毛绒玩具、塑料玩具与棉纺用品区间距≥3米,避免交叉燃烧;洗护用品区的酒精消毒液、婴儿香水等易燃品单独存放于防火展柜(单柜存量≤50瓶,每瓶≤100ml),与棉纺用品区间距≥3米。区域照明采用LED冷光灯(单盏功率≤30W,加装防坠落保护罩),线路穿阻燃管沿天花板暗敷或墙面固定(距棉纺用品展架≥1米),禁止在售卖区使用明火或加热设备;收银台与售卖区一体化设置(面积≥20㎡),配备收银机、POS系统、扫码枪(总功率≤1kW),线路穿阻燃管固定,插座装防粉尘保护盖,收银台旁设儿童安全等候区(远离电源与易燃品)。区域配10具2kg干粉灭火器与5块灭火毯,张贴“禁止吸烟 勿带火种”“棉纺用品 禁靠火源”标识,店员每15分钟巡查货物堆积、顾客行为与儿童安全情况,每日闭店前清理区域杂物并检查线路。
货物储物间与婴儿护理区:储物间独立设置(面积≥60㎡,用防火隔墙分隔,耐火极限≥2.5小时),采用金属货架,按“棉纺区/辅食区/玩具区/洗护易燃区”分区,棉纺用品与酒精消毒液、婴儿香水等易燃品分区存放(间距≥3米),易燃品存入独立防火柜(单瓶≤100ml,总存量≤100瓶);货架距墙面≥0.5米,堆高≤1.8米,预留1.2米消防通道,过期用品当日清理,禁止堆积。婴儿护理区与抚触区相邻(面积≥30㎡,用防火玻璃分隔,耐火极限≥2小时),配备护理台、消毒柜、温奶器(消毒柜功率≤1kW,温奶器功率≤500W),采用独立防过载防水回路供电,线路穿阻燃防水管沿墙面固定(距护理台≥1米);温奶器温度设定≤50℃,加装超温报警装置,使用后即时关闭电源;消毒柜采用紫外线消毒模式(禁止高温消毒棉纺用品),每日检查消毒效果与线路绝缘性。储物间与护理区共配6具3kg干粉灭火器(储物间4具、护理区2具),游泳区、棉纺售卖区、储物间加装独立烟感报警器、温感报警器,张贴“用品分区 严禁混放”“护理区 人不离岗”标识,管理员每日检查设备运行、物料堆放与线路防水情况。
电气与护理设备实行“每日晨检、每周检修”:加热设备、循环系统、取暖器、收银机、温奶器每日检查线路绝缘性、设备温度、防水密封性与报警装置运行情况,重点排查游泳区设备防水性、抚触区取暖器稳定性、售卖区线路防鼠咬;每周清理加热设备滤网、循环系统滤芯、收银机散热口、消毒柜紫外线灯管,紧固线路接头;每月由专业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维护,更换老化线路与防水密封圈,校准加热设备温控器,测试电路负载能力,记录设备运行参数与物料存储量。所有插座加装防触碰防溅水保护盖(游泳区、抚触区采用IPX7防水等级),禁止串联插排或私接临时电源,游泳区、抚触区、售卖区设备分路供电并加装独立过载保护;游泳区、护理区线路额外做防浸泡、防腐蚀处理,每日闭店前由专人逐区断电,仅保留监控、应急照明与冷藏柜(若有)供电,用干布擦拭设备表面水汽与粉尘。物料采用“小批量高频次补货”模式,棉纺用品存量≤15天销量,辅食与玩具存量≤1个月用量,易燃洗护用品存量≤7天用量;每日清理店内废弃包装、婴儿护理垃圾与顾客遗留杂物,纸箱等可回收物当日清运,禁止堆积产生阴燃隐患;定期对售卖区展架与储物间进行除尘,避免粉尘堆积。
培训演练:全员参加72小时专项培训,重点掌握“婴幼儿疏散保护、临水电气火情扑救、棉纺品火灾处置”技能,考核合格方可上岗;每月演练“游泳区线路短路、棉纺用品起火、取暖器引燃衣物”场景,练习“断电控火、婴幼儿转移、顾客疏散”流程,每季度开展周末高峰时段应急演练(模拟母婴顾客密集时处置),培训员工识别设备异常声响、水汽泄漏与初期火情烟雾,掌握灭火毯覆盖火源与婴幼儿抱护转移方法。
设施配置:店内每15㎡配1具灭火器,游泳区、棉纺售卖区各配4块灭火毯;安装烟感报警器(每30㎡1个,游泳区、棉纺区、储物区加密至每20㎡1个)、温感报警器与应急广播,安全出口设荧光标识与儿童友好型疏散指引牌(高度≤1米),各区域张贴疏散路线图(标注母婴集合点与婴幼儿转移通道);配备应急照明、应急手电筒、防烟面罩(成人款每3人1套、儿童款每5人1套)、婴儿应急转移篮(每2个游泳位配1个)、应急破拆工具、急救箱(含婴儿烫伤、割伤、过敏处理用品)与防火隔离毯(用于覆盖未燃棉纺品),前台设应急指挥站并留存周边消防部门、医院联系电话,入口处张贴消防安全提示牌与禁火标识。
应急分工:火情时分组行动:3名员工负责婴幼儿与家长疏散(1名负责游泳区抱护婴儿转移、1名负责抚触区/护理区引导、1名负责售卖区疏导家长),2名员工处置核心风险(1名关闭总电源与易燃品柜、1名清理通道障碍物),2名员工扑救初期火情(1名用灭火毯覆盖火源、1名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扩散火点),1名前台人员报警并说明火情位置、婴幼儿数量与人员分布情况;若涉及游泳区临水电气起火,先断电再扑救,禁止用水直接泼洒带电设备。
若棉纺衣物、毛绒玩具等易燃品起火,立即用灭火毯覆盖或干粉灭火器扑灭,快速转移周边未燃用品;游泳区、抚触区电气设备起火时,先切断对应区域电源,再用灭火器扑救,禁止用水泼洒带电设备或潮湿区域;酒精消毒液等易燃品泄漏起火,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,禁止用水直接扑救。取暖器、温奶器等加热设备引燃衣物时,先关闭设备电源,用灭火毯覆盖设备与火源,清理周边易燃品;售卖区货物堆积阴燃时,立即清理堆积货物,用干粉灭火器扑灭,同时打开通风系统排出烟雾。疏散时由员工优先抱护婴幼儿转移,通过应急广播循环播报“请家长带好婴幼儿 沿荧光标识有序撤离 勿贪恋财物”,提醒家长弯腰捂口鼻,对哭闹婴幼儿采用安抚式转移,避免慌乱造成拥挤。对受伤婴幼儿或家长,立即用急救箱处理伤情并联系医院;火势扩大时,指引消防员明确婴幼儿位置、电气设备分布与易燃品存储区,协助消防员使用合适灭火剂扑救,灾后优先安置转移的婴幼儿并联系家长。灾后由专业机构检测设备安全性、场地清洁度与电气线路绝缘性,清理烧毁物料与残留物,对场地全面消毒除味,经消防与卫生部门验收后复业。
联系电话一:13908080854
联系电话二:139080808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