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场超市作为 “人员密集、货物集中、业态复杂” 的公共场所,火灾风险突出 —— 据应急管理部数据,此类场所火灾多因 “电气故障、货物堆放违规、疏散通道堵塞” 引发,且火势蔓延快、人员疏散难度大。需明确 “日常管理核心、隐患排查要点、应急处置流程”,通过常态化管控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,保障人员与财产安全。
管理需围绕 “人员、货物、设施、动线” 四个核心,构建全流程管控体系:
责任分工:设立 “消防安全管理人”(由商场超市负责人担任),每层配备 “兼职消防员”(不少于 2 名,负责日常巡查与初期火灾处置),明确 “专柜店员” 为所在区域第一责任人(负责本专柜隐患自查);
培训要求:每月开展 1 次消防培训,内容包括 “灭火器使用、疏散引导、初期火灾扑救”,新员工上岗前需通过消防知识考核(合格率需达 100%),每季度组织 1 次 “全员疏散演练”(模拟营业时间火灾场景)。
分类存放:服装、家纺等易燃货物需 “远离电气设备(间距≥1 米)”“单独区域存放”,禁止与化妆品、酒精类商品(易燃液体)混合堆放;超市生鲜区的 “酒精消毒剂” 需设置 “独立货架”(配备灭火毯),单次备货量≤50 瓶;
堆放规范:货架高度≤4.5 米(距天花板≥0.5 米),通道侧货物外凸≤0.1 米(避免遮挡疏散路线),禁止在 “疏散通道、安全出口、消防栓周边 1.5 米内” 堆放货物。
消防设施:每日检查 “灭火器压力正常、消防栓无遮挡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压力表在正常范围(静压≥0.15MPa)”,每月测试 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”(手动报警按钮触发后 30 秒内联动声光报警),每季度清理 “排烟风机、防火阀”(避免积尘影响功能);
电气设备:专柜用电需 “单独回路”,禁止私拉乱接电线(如需增设插座,需由专业电工操作),照明灯具距易燃货物≥0.5 米(大功率灯具需加装隔热罩),每日营业结束后关闭 “非必要电源”(如专柜射灯、装饰灯)。
通道管控:主疏散通道宽度≥3 米,次通道≥2 米,地面用黄色标线标识通道范围,禁止设置 “临时摊位、促销展台” 占用通道;安全出口门需 “向外开启、无锁闭、无遮挡”,门外 1.4 米内无障碍物;
标识管理:疏散指示标志安装在 “通道墙面距地面 1.3-1.5 米处”,间距≤20 米,且与应急照明灯具同步联动(断电后同时启动),禁止用海报、广告遮挡标识。
需聚焦 “易引发火灾、影响疏散” 的关键区域,定期开展专项排查,重点关注三类隐患:
排查内容:电线是否 “老化破损、接头裸露”,专柜配电箱是否 “超负载(电流不超过额定值)”,生鲜区冷藏柜的 “压缩机线路是否有油污(易引发短路)”;
处置要求:发现老化电线立即更换(采用阻燃电缆),超负载配电箱需 “拆分回路”,冷藏柜线路每半年由专业电工检测 1 次,不合格需停用整改。
排查内容:安全出口是否 “上锁、用货物封堵”,疏散通道是否 “被促销车、购物车占用”,防火门是否 “常闭、闭门器完好”;
处置要求:立即拆除封堵物,上锁出口需 “改为推杆式逃生锁”(火灾时可向外推开),损坏的防火门闭门器 24 小时内更换,确保门体自动关闭。
排查内容:是否违规存放 “烟花爆竹、液化气瓶” 等危险品,服装专柜是否使用 “明火装饰(如蜡烛灯)”,超市是否违规销售 “超大容量酒精(≥1L)”;
处置要求:立即清理危险品,没收明火装饰,超容量酒精下架,对责任人进行处罚(通报批评 + 扣绩效)。
火灾发生时需 “快速响应、优先疏散”,按 “三步流程” 操作:
专柜责任人立即用 “灭火器、灭火毯” 扑救(如货物起火用干粉灭火器,电器起火先断电再灭火),同时按下 “手动报警按钮”;消防控制室接到报警后,立即启动 “排烟系统、应急广播”(播放疏散指令),通知兼职消防员赶赴现场。
疏散引导员佩戴 “红袖章”,引导顾客 “捂口鼻、低姿前行”,沿疏散通道向安全出口撤离,优先疏散 “老人、儿童、孕妇”,禁止乘坐电梯;超市生鲜区需 “关闭燃气阀门”,切断冷藏柜电源,避免次生灾害。
专人向消防员 “提供商场平面图(标注火源位置、易燃品区域)”,指引消防通道入口,协助疏散剩余人员,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火场区域,火灾扑灭后配合开展 “隐患排查与整改”。
商场超市消防安全管理的核心是 “防患于未然”,需通过 “严管理、勤排查、常演练”,将风险管控融入日常运营,在保障经营的同时,筑牢人员与财产安全的防线。
联系电话一:13908080854
联系电话二:1390808085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