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石油化工、医药、危化品仓储等爆炸性环境中,防爆型消防设备是保障消防安全的核心设施。其安装工艺需严格遵循防爆规范,防止设备运行时产生的火花、高温引燃爆炸性混合物,确保设备在危险环境中稳定可靠运行。以下从安装前准备、核心设备安装要点及检验要求三方面,详解防爆型消防设备的安装工艺。
首先需明确安装区域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(如 0 区、1 区、2 区)及爆炸性物质类型(如甲烷、丙烷、汽油蒸汽等),依据 GB 50058《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》确定设备所需的防爆等级(如 Ex d IIB T4 Ga、Ex ia IIC T6 Gb)。例如,在汽油储罐区(1 区,IIB 级),需选用隔爆型(Ex d)或本质安全型(Ex ia)设备,且温度组别不低于 T4(表面温度≤135℃),避免高温引燃汽油蒸汽。同时,检查安装环境是否存在积水、腐蚀性气体,必要时采取防水、防腐措施(如涂刷防腐涂料、设置防雨棚)。
防爆型消防设备进场时,需核查产品防爆合格证书、3C 认证报告及出厂检验记录,确保设备型号、防爆标志与环境需求一致。重点检查设备外壳:隔爆型设备的隔爆接合面(如法兰、螺纹)需无划痕、变形,接合面间隙≤0.15mm(IIB 级),紧固螺栓齐全且有防松措施(如弹簧垫圈);本质安全型设备的线路板、接线端子需密封完好,无裸露导线。配套材料方面,线缆需选用阻燃防爆电缆(如 YJV-1kV-3×2.5+1×1.5),穿线管采用镀锌钢管(壁厚≥2.5mm),所有配件(如防爆接线盒、密封接头)的防爆等级需与设备匹配。
防爆型火灾探测器(如隔爆型烟感、温感探测器)需采用支架固定安装,支架材质选用不锈钢或经防腐处理的碳钢,避免与设备外壳形成电位差产生火花。安装位置需避开设备通风口、管道焊缝等易积聚爆炸性混合物的区域,且距地面高度≥2.5m(1 区环境)。探测器接线时,需通过防爆接线盒过渡,线缆进入接线盒需采用防爆密封接头,密封填料(如防爆密封胶泥)需填满接头间隙,固化后无气泡、裂缝,防止爆炸性气体渗入设备内部。接线完成后,需将探测器外壳的隔爆螺栓按对角线顺序均匀拧紧,扭矩符合设备说明书要求(一般为 8-12N・m),确保隔爆接合面紧密贴合。
防爆应急灯具(如隔爆型应急照明灯、疏散指示标志)安装时,需保证灯具与安装面贴合紧密,外壳无明显倾斜(倾斜角≤5°)。在 0 区、1 区环境,灯具需采用吊顶嵌入式或壁挂式安装,严禁采用悬挂式(防止振动导致隔爆接合面松动)。灯具接线需使用专用防爆线缆,线缆绝缘层不得损伤,接线端子需用铜鼻子压接牢固,多余线缆需盘绕在接线盒内(避免线缆拉扯导致接触不良)。此外,应急灯具的应急转换时间需≤5s,连续照明时间≥90min,安装后需测试灯具的防爆密封性(采用皂泡法,涂抹肥皂水后无气泡产生)。
防爆型手动火灾报警按钮需安装在便于操作的位置(如出入口附近,距地面 1.3-1.5m),按钮外壳的隔爆窗需完好无裂纹,按压机构灵活无卡滞。安装时,按钮与墙面之间需加设防爆密封垫,通过防爆螺栓固定,螺栓露出螺母的螺纹长度≤3 牙。接线时,按钮的信号线、电源线需分别接入防爆接线盒的不同端子排,且线缆屏蔽层需单端接地(接地电阻≤4Ω),避免电磁干扰引发火花。
全面检查设备安装质量:隔爆接合面无损伤,紧固螺栓齐全且扭矩达标;防爆接线盒、密封接头的密封填料饱满,无遗漏;设备标识(防爆标志、型号、厂家)清晰可辨。采用皂泡法检测隔爆外壳密封性:向隔爆接合面、接线盒接口处涂抹肥皂水,通入 0.1MPa 压缩空气,保持 5min 无气泡产生,判定密封性合格。
模拟火灾场景,测试防爆探测器的报警功能:烟感探测器通入标准烟样后,需在 30s 内发出报警信号;温感探测器加热至设定温度(如 68℃),报警响应时间≤60s。测试应急灯具的应急转换功能:切断主电源后,灯具需立即切换至应急模式,亮度符合要求(应急照明灯照度≥10lx)。此外,需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防爆性能抽检(如隔爆外壳耐压试验、本质安全回路参数测试),确保设备符合防爆标准。
防爆型消防设备的安装工艺直接关系到爆炸性环境的消防安全,需严格把控每一个环节,从环境评估到设备检验,再到安装与测试,均需遵循防爆规范,确保设备在危险环境中发挥可靠的消防作用,杜绝安全隐患。
联系电话一:13908080854
联系电话二:13908080854